用北斗导航精准作业,可面向稻麦生产耕、种、管、收等主要环节,不仅大幅度减轻了小麦田间栽培作业强度,大幅度提高种植小麦作业舒适度,而且有利于小麦精准化规模化稳定丰产,有效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一个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项目--北斗导航稻麦全程精准化生产技术,今年在无锡小麦生产基地示范推广,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小麦收割之季,科技日报记者随同江苏省现代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工程中心专家组,来到无锡市滨湖区山水城南泉社区。“我们专家组通过对核心方随机抽取代表性田块5点进行测产,测产结果为:种植的扬麦255穗数平均每亩41.31万穗,每穗实粒数平均31.62,千粒重平均38.8克,理论产量达到456.13公斤/亩,比苏南往年小麦平均产量提高15%左右。”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赵步洪研究员说。
守住管好江苏粮仓
过去, 苏南有着“鱼米之乡”美誉。近40年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工商业的不断发展,土地“寸土寸金”。“今年,江苏全省种植小麦约2800万亩左右,其中苏州、无锡、常州三市,种植小麦260万亩左右。多年来,苏南地区在粮食生产上,存在农业生产成本偏高、小麦产量偏低的问题。”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处长姜雪忠研究员说。
如何守住管好江苏粮仓,科学合理高效利用耕地资源,解决目前粮食生产高效高产的难题?
“近年来,江苏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理念,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速优良品种选育,大力推进农业‘三减’行动,加大智能化农业机械研制,推广农机农艺相结合的现代高效高产农业发展新模式,全面提升机械化作业水平,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确保高效高产。”江苏省作物学会会长、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巫建华研究员说。
2020年10月,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启动实施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试点计划,其中由扬州大学牵头通过产学研合作研制成功的北斗导航稻麦全程生产成套装备技术,被列入协同推广计划试点项目。项目采取建立协同推广联盟、专家工作室、 核心示范展示基地、科技示范主体培育、县级特色产业联合体等方式,计划3年内,首批推广10万亩以上,辐射1000万亩以上,推动全省提升稻麦智能化精准化生产水平,为推进粮食绿色高效优质生产提供支撑。
实施协同推广应用
无锡市滨湖区山水城南泉社区内的无锡卡尔曼数字农业试验基地,是该项目协同推广过程中建立的核心示范点之一。这里前茬为水稻,之后种植的小麦品种为扬麦25号,首期推广面积5000亩,示范核心方50亩。
扬州大学江都高端装备研究院农艺师季定章告诉记者,无锡卡尔曼数字农业试验基地示范种植的扬麦25号,由于去年前茬水稻收割晚,直到11月16日才播种,比常规品种晚种植10多天。但由于项目组选择抗病能力强、产量高的新品种,加上采取全程智能化精准化的播种和管理, 有效抵抗住了前期病害发生与后期极端天气等不利因素,呈现出群体丰产结构合理,产量构成协调,库容充足,熟相正常的丰收景象。
“此次在无锡推广示范成功,也体现出这项技术在苏南地区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潜力。它不但使苏南地区实现小麦高效高产,更将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生态社会效益。”季定章说。
专家表示,用北斗导航精准作业,可面向稻麦生产耕、种、管、收等主要环节,不仅大幅度减轻了小麦田间栽培作业强度,大幅度提高种植小麦作业舒适度,而且有利于小麦精准化规模化稳定丰产,有效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对实施规模化精准化农业生产管理可提供重要保障,更是实现了高产栽培农机农艺融合的可复制,增产节本效果显著,推广应用意义重大。
张瑞宏告诉记者,目前,该协同推广项目已在南京市六合县、苏州市吴中区、扬州市江都区、泰州市兴化、盐城市等建立了示范展示基地。今年起,该技术将采取“区域示范展示基地+基层推广站点+新型农业主体”的链条技术推广模式,联合打造县区级稻麦生产产业联合体,进一步组织配置用于稻麦精准化生产的智能农机装备,加快建设健全北斗导航稻麦全程精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将“藏粮于技”的农业发展战略落到实处。